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非遗传承人群培训项目展示中,来自山东的刺手工艺美术师葛广萍,在展示刺绣工艺。
由北京服装学院,江南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学生表演的中国传统民族服饰,优秀成果动态展演。
来自湖南侗族的传统技艺芦笙表演。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非遗BMW非遗保护创新基地展区,展示的创新非遗作品。
来自山东高密的民间剪纸艺术。
本届博览会共设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成果展、非遗精品展、传统工艺项目比赛、民歌大赛、传统工艺振兴论坛、非遗学术成果展、各省区市非遗项目展示、国际及港澳台手工艺产品交易展示、非遗大舞台、手工艺现场体验、美食大集、传统工艺制品、非遗衍生品展示交易等12项活动。展示面积总计45000平方米,展出非遗作品14000件,涉及非遗项目近千项,参展人数3800余人,是历届非遗博览会中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
近年来,文化部围绕传统工艺,会同相关部委开展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和振兴传统工艺等一系列工作,通过委托高校培训相关从业者、加强理论与技术研究、支持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等多种方式,提高传统工艺的传承能力和发展水平。此次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成果展集中展出各高校研培学员和传统工艺工作站的优秀作品1500余件。与培训前相比,学员的作品在制作技艺和整体品质上均有了很大提高,体现了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的创意和理念。
与以往相比,本届博览会创新了办展形式,可看性、体验感和参与程度都大大增强。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成果展中的“时装T台秀”通过走秀的方式,将带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同时又更贴近当代生活的传统服饰呈现给观众。传统工艺比赛区组织了草柳藤编、泥面塑、剪纸、刺绣、竹编、陶瓷手工成型、风筝年画等7个项目的400余名手工艺人,在活动现场比拼技艺,展示“绝活”。民歌大赛集中了全国各地民歌选手1100余人参赛,经过初评复评选出53组选手共176人在现场比赛。场内场外各种比赛交织举行,让观众在欣赏传统工艺精湛作品的同时,全面感受非遗和手工制作的魅力,充分体会“非遗即生活”的理念。
匠心好物
-
KS十字绣成品奋斗
¥ 528.00 -
周氏豆画
¥ 5600.00 -
九龙鼻烟壶
¥ 36000.00 -
双玺陶瓷杯系列
¥ 5288.00 -
周氏豆画——五谷粮画
¥ 20000.00 -
同盛永舌尖上的中国章丘铁锅手工锻打无涂层炒菜锅不粘锅圆底轻音
¥ 399.00 -
晓阳春崂山红茶2020新茶青岛蜜香红茶茶叶原产地礼盒装250g
¥ 158.00 -
中华齐笔——红木花牛角毛笔套笔
¥ 5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