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崑山科技大学官网以《图书馆展出孔子圣像图 穿越千年时空认识哲人形象》为题介绍了展出受到欢迎的情况。
展场人员向与会者分享孔子画像背后的故事
至圣先师孔子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创立的“仁”与“礼”文化长远影响后世,但孔子在每个人心中却都有不同的样貌。山东省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与山东省文物保护与收藏协会携手主办“大哉孔子-圣像˙圣迹图展”,于本校图书信息馆地下一楼展出,带领大家一窥孔子的多元形象。
展览同时展出孔子行教的故事
孔子的故乡在大陆山东省,故展览中的珍贵展品由山东博物馆、孔府文物档案馆提供,共展出53幅孔子画像精品,一级品便占了44件,皆以最大程度还原原作风貌的高仿真制作,展出作品来自东汉到明朝、清朝等不同画风的孔子。其中,相传为唐朝画圣吴道子所绘的《先师孔子行道像》躬身肃立、神态谦恭,是历代引用与模仿最多的画作;明朝佚名者作《孔子观敧器图》,是依据《荀子˙宥坐》,叙述孔子以敧器的寓意教育弟子,来阐述中庸的思想,画中的孔子身着布衣、拱手施礼,身形较其他人为高大。
展览共展出数十幅孔子画像精品
孔子样貌多元、众说纷纭,但野史与民间传说流传最广的为“七陋”之说,“七陋”是指“鼻露孔”、“眼露白”、“唇露齿”、“头圩顶”、“耳重肩”、“手过膝”及“身材不匀”等外貌,凸显孔子异于常人的形象特点。视传系许同学表示,明朝佚名者作「孔子燕居像」仪态威严、形象稳重,虽呈现“七陋”特点却不失其万世师表的庄严感,是他心目中最佳的孔子形象。
视传系学生认为明朝佚名者作《孔子燕居像》是他心目中的最佳形象
孔子的儒家思想可说是代表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品格和文化核心,经政治人物的褒扬与推崇,让孔子不断地被加封加号,同时也被帝化与神化,因此在形象绘制的过程中,从着平民布衣到头戴十二冕旒皆有,不同时代、不同的政治环境,让创作者也画出了不同阶层的人民,心目中孔子的样态。本校在2011年7月曾经接受时任山东省省长姜大明馈赠孔子雕像,至今仍是本校的显著地标,校方也鼓励同学能前往观展,从不同样貌的孔子画像中来了解历史脉络。
匠心好物
-
KS十字绣成品奋斗
¥ 528.00 -
周氏豆画
¥ 5600.00 -
九龙鼻烟壶
¥ 36000.00 -
双玺陶瓷杯系列
¥ 5288.00 -
周氏豆画——五谷粮画
¥ 20000.00 -
同盛永舌尖上的中国章丘铁锅手工锻打无涂层炒菜锅不粘锅圆底轻音
¥ 399.00 -
晓阳春崂山红茶2020新茶青岛蜜香红茶茶叶原产地礼盒装250g
¥ 158.00 -
中华齐笔——红木花牛角毛笔套笔
¥ 5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