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匠服务热线 18906408328

凤王祥 丨 锡雕,是手与刀下的万千春秋

17 人气 1 收藏 发布:2017-01-04

这是莱芜市顺河大道上的凤王祥锡雕馆,王圣良坐在工作案前,打量着手中的锡件。他手里拿着一把刻刀,思忖许久,刻了下去,手指娴熟的变换角度,力道时轻时重。看着看着,就被他手中的锡件所吸引,忘记自己站了多久。

锡片经过一敲一打、一刀一琢的精心制作,在这个工业化机械化生产的时代显示出了独特的韵味,王圣良在灯光下忙碌的样子,更代表了多少传统手工艺人寂寞又倔强的身影。

锡雕,是手与刀下的万千春秋

300多年前,莱芜就有了锡雕的记载,当时的锡制品主要以普通日用品居多。王圣良的祖上,以锡雕技艺著称的莱芜西关王家,创造性地将锡器上升到艺术高度。以一双巧手,几把刻刀,在锡器上演变着森罗万象。从锡器到锡雕,从寻常百姓家到艺术殿堂。它走过了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走过了大大小小的改革。 

老照片

锡雕一问世,就受到朝廷的垂青,成为贡品。曲阜博物馆珍藏的满汉全席锡制餐具,即为莱芜西关王家第三代传人所做,是乾隆为女儿出嫁时专门定制的嫁妆,资料记载为:乾隆女儿婚嫁到曲阜,由京派人到莱芜定做

 

锡雕,是对手艺的死磕,是与自己矢志不渝的较量

王圣良说,刚开始,为了更深刻地了解每件原材料的质地和质量,我都是趴在地上挨个摸个遍,你看这手指都不知道被划伤了多少回了。这也算是血的代价吧!他是目前莱芜为数不多的锡雕手艺人,依然坚持手把手地带徒弟,希望尽自己所能,把锡雕手艺传播出去。

做锡雕不容易,你看创作一件大体量的锡雕作品,从初期的构思到后来的成型,大约需要两三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每件作品都需要进行至少上万次的敲打及挑、嵌、抛、切等手法。即使是相对简单的选料,也要下一番大工夫。

王圣良《九龙兽耳香鼎》

选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目前王圣良锡雕工艺中的原料,用的都是99.9%的高纯锡,根据铸造出的板材厚度不同,分为0.3毫米至6毫米二十多种厚度标准。不同的器物,不同的部位对板材的厚度要求不同,尤其是精雕的锡件与大件作品,要求更是严格。

王圣良《仙鹤烛台》

苦啊!王圣良如此概括自己几十年来学习和从事锡雕工艺的工作,所以,最终能够真正热爱锡雕这门技艺的人才能坚持下来,我想我也算是一个吧!所以,你会看到王圣良创作的《独占鳌头砚》,在雕琢鹤、鳌的自然飘逸外,还在鳌的盖上阴雕了一百个不同的汉字,代表了一种美好的祝愿。

王圣良《独占鳌头砚》

锡雕,是父与子之间的落子无悔

锡雕在国内发展了数百年,繁盛过,也败落过,直到今天,锡雕工艺虽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里,可手艺依然日渐凋零,前路未知。即便如此,王圣良依然在锡雕手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他在继承前人擅长运用锻、錾、塑、雕、焊、镶嵌等多种技法的基础之上,通过造型、装饰、质地肌理等艺术手段,来体现作品内在的韵味和意蕴。

王圣良《福寿双鹤》

王圣良《福寿酒具》

王圣良的儿子,第九代传人王绪贤本是电子技术专业的高材生。为了祖宗的基业,他忍痛放弃了自己所爱的专业,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家乡,投身这份前景不太乐观的事业。用他的话说就是老祖宗的东西,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消亡了。如果不能把这个事业做下去做好,就会是个遗憾。为了潜心研究这份新事业,他还前往山东工艺美院进修。

福禄酒具

倾注一辈子心血的手艺能被儿子认可并继承,王圣良又感动又自豪。然而,王圣良也深知手艺人的孤守和生存之难,也为王绪贤的未来忧心过。但他最终也豁达面对儿子的选择,毕竟路是自己选择的,抵达的终点在哪,也只能由自己说了算。

谁说不是呢,在人生所有的选择里,都是但凭热爱,落子无悔,只求无愧

王圣良与王绪贤父子联合创作《和谐盛世》

 


文字为聚匠原创,图片来源于「山东凤王祥锡雕研究院」,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Copyright©山东聚国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鲁ICP备16041144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18)9039-046号 查看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