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匠服务热线 18906408328

聚匠在路上·三月沂蒙寻遗行(郯城县/兰陵县)

18 人气 0 收藏 发布:2017-03-12

一直在行走,身体在路上,灵魂也在路上,太多的人和事,你没有亲眼所见亲身体验,不会体会到其中的真意。


一直在行走

身体在路上

灵魂也在路上

太多的人和事

你没有亲眼所见亲身体验

不会体会到其中的真意

— 1 —

胜利镇高大村,这是我们今天的第四站,也是今天走过的第三个镇第四个村。

在离开木版年画张丙爱老师的家中之后,我们驱车来到了高大制帽厂,来寻找郯城草柳编的传承人。刚一进制帽厂,我们的视线便被满地的草帽给吸引住了,一地的草帽被整齐地摆放在地上“晒太阳”。帽子上细细密密的纹路让人看了止不住惊叹,这些可都是用传统草柳编的技艺手工编织而成的。

工作间里,戴着老花镜的阿姨正在一根一根地勾织着放在帽子上的装饰物,一旁堆满了各种编织帽子的原材料。“我们的帽子主要用作出口,这些在各个海边景区的销量都很不错。”制帽厂的负责人指着货架上摆放的帽子对我们说,而整整几层楼都是满满的都是摆放着帽子的架子。

从胜利镇制帽厂出来之后,我们又来到庙山镇。因为是从一个镇子到另一个镇子,加之路况不太好,因此我们足足走了一个小时才到达庙山镇,而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寻找二胡制作传承人高振保老师。

— 2 —

下午三点半,我们到达高老师家中的时候,他刚接回上幼儿园的重孙子。两扇已经有些锈迹掉漆的红色木门,门口旁边钉着门牌号和“共产党员”的小红牌子,院中一口老井,屋中一墙字画,几把木椅子,这就是高振保老师的家。

在高老师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了他平时制作二胡的院子。一间老屋子里,正迎面贴着一个写有“山东临沂乐泉乐器厂”的横幅,这就是高振保老师的工作间兼乐器厂。门口摆放着一个自制的三角木桌,这是高老师的工作台,上面杂乱地放着各种打磨工具和几个二胡的部件。一地散落的木屑在午后阳光的晕染下,满是时光走过的痕迹。

“这样一张蟒皮只能做出10个好二胡”,在家中,高老师从柜子里拿出来一张7米多长完整的蟒皮。蟒皮太长,从屋里一直摊开到院内,在场的每个人都被震惊到,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作纪念。“质量求生存”,这是高老师一直反复在说的一句话。从村里第一个手工做二胡的师傅,到村里最后一个仍在坚持手工做二胡的师傅,高老师的一辈子都只做这一件事。

— 3 —

从高老师家出来已经是傍晚时分,为了节省时间,我们一致决定先驱车赶往下一站——兰陵县。没有高速,没有柏油路,一路上除了乡间的土路就是坑坑洼洼的水泥路,晚饭也是在村庄路边的小店里解决的。路况太差,天也已经黑了,而且时常会遇见迎面而来开着远光灯的重型车,我们只能小心翼翼地跟着导航在乡间的路上前行。幸好一路上有山上村庄亮着的灯光,还能安抚一下我们因为连夜赶路而疲惫劳累的心。

赶了一夜的路,终于抵达兰陵。晚上回到宾馆之后,每个人都累得不想说话,在制定好第二天的行程路线之后,便都草草洗漱一番各自休息了。在路上,有的不只是身心灵魂的感触,还有连日奔波所带来的疲乏劳累,而我们只能抓住有限的时间休息,将最好的状态留在白天走访寻找非遗传承人上。

3月3日,晴。休息了一晚上之后,第二天一早,我们站在兰陵县文化馆前的广场上,等待文化馆创作部邢蓉主任。

在与邢主任了解过情况之后,我们得知兰陵县有不少非遗项目在沂蒙老街上,于是我们直接来到了这里。沂蒙老街,一个体验乡愁的地方。挂在一排排竹杆上正在晾晒的空心面条,墙上挂满辣椒的手工辣椒坊,太阳底下晒着的一缸缸正在发酵的醋曲,走在沂蒙老街上,仿佛回到了过去的街口老巷,时光也似乎走得越来越慢了。

传统兰陵老酱、孟氏小磨香油、娄氏根雕、草编、面塑,仅在沂蒙老街我们便看了多达五个项目。而每一个项目都各有各的独特之处,用沂蒙当地煎饼制作的传统老酱,用传统石磨磨制加工而成的孟氏小磨香油,以及用十多道工序制成的娄氏根雕,都是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十几辈人留下的记忆。

— 4 —

下午,在孟氏小磨香油传承人孟凡芳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了向城镇南张桥村,这里是孟氏小磨香油的生产处。还未下车我们便闻到一股浓郁的芝麻香气,院子里炒炉火舌肆意,在200多度的高温下,芝麻在这里要经过一个小时的炒制才能出炉。

“过去一人一天只能炒一百斤芝麻,还累得肩膀疼胳膊疼的。”想起年轻时做小磨香油时的辛苦,孟老师提起来就一阵感慨:“真的是太累了!”。而现在用机器炒制,一次就能炒150-200斤的芝麻。

“只有捻开之后里面是枣红色的芝麻,才算是炒熟了。”孟老师抓起几粒刚炒好的芝麻,捻开之后指着枣红色的内里对我们说着。炒制芝麻时,最重要的就是时间和温度,而只有炒制地恰到好处的芝麻,做出来的香油才最香最纯正。

热气蒸腾间我们来到了小磨香油制作的操作间里,几台大型的石磨正在机器的带动下不停地旋转,研磨已经炒制好的熟芝麻。“用石磨研磨虽然慢,可是这样做出来的才是最正宗的小磨香油”,孟老师的儿子孟祥明指着正在旋转的石磨和我们解释道。另一边刚研磨好的芝麻酱,在人工一遍遍的搅拌下慢慢析出了纯净的香油。

出了孟老师的小磨香油厂之后,孟老师指着对面的一个厂子告诉我们那是他的手工醋厂,既然来了,那就一起看看吧。宽大的厂房里,阳光下,一缸缸醋曲正在自然发酵。掀开封醋缸的油纸,一股略带清香的醋味迎面扑来。

“现在手工制醋的成本已经越来越高了,但无论多高,我们都不会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谈到现在手工醋的市场及未来,孟老师语气坚定地说着。在传统生产技艺被不断冲击的现在,我想我们需要更多这样坚持自己底线的手工艺者。

Copyright©山东聚国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鲁ICP备16041144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18)9039-046号 查看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