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匠服务热线 18906408328

聚匠在路上·三月沂蒙寻遗行(费县/沂南县)

50 人气 0 收藏 发布:2017-04-04

费县中华奇石城,我们在费县的第二站。


一路上

有劳累也有收获

我们在听故事

也想

把这些故事讲给你们听

— 1 —

费县中华奇石城,我们在费县的第二站。


在离开卞成飞老师的手绣基地之后,我们跟着导航驱车来到这里,寻找金星砚传承人。果不愧“奇石城”三字,驱车沿路前行,两旁漫山遍野都是各种奇石,远远看去,让人目不暇接。

金星砚,顾名思义,就是用金星石为材料磨制雕刻而成的砚台,被誉称鲁砚之光,可与端砚相媲美。满满一屋子奇石砚台中,我们见到了刚从二楼工作间下来的金星砚传承人——姚子明老师。因为常年与砚台奇石打交道,虽然身为在国内都极具权威的金星砚工艺制作大师,姚老师身上却满是山石沉稳之气。

— 2 —

银光文创园,在拜别姚老师之后,我们又驱车来到了这里,因为费县泥塑传承人黄永老师的陶艺坊就在这里。宽敞的创作间里,刚一进去浓浓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工作台上是一排排已经捏好还没有烘烤的泥塑孔夫子,长须长眉,笑容慈祥,神态之间透着一股智慧与豁达之气。


在陶艺坊手工艺人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了黄老师的展览厅,刚一踏入展厅,我们瞬间便被眼前的泥塑群惊艳到了。只见展览厅一整面墙壁被绘制成了三幅风格不同的背景墙,有正在婚嫁的江南水乡,正在赶大集的沂蒙集市,还有正在唱二人转、林间伐树的东北。

真是越看越有意思,每一个人物的表情都各不一样,肩上挂着烟斗的大汉,手里捏着手帕的小姑娘,还有笑弯了眼角的老奶奶,每一个细节都被处理得恰到好处。一阵风吹来,似乎这些泥塑都活了一般,眼前是热闹的人群,耳边是略带嘈杂的各种说话声......

— 3 —

虽然很想再多看一会儿黄老师的作品,但是可惜时间有限,我们又匆匆踏上了前往沂南县的路。已经是傍晚,车在高速路上一路飞驰,终于在夜幕降临之前,赶到了沂南县。

经过一夜的修整之后,第二天一早我们便来到了沂南县文广新局,找到了休息日仍在工作的陈作玺局长。在得知我们的来意之后,陈局长和我们详细介绍了沂南县的非遗情况,而经过与陈局长的交流之后,我们才发现陈局长竟然对沂南县的非遗情况如此了解。在陈局长的建议下,我们决定先去寻找景泰蓝金丝彩釉画的传承人——于文婷老师

3月5日,我们来到了于老师位于沂南县祥和路的景泰蓝金丝彩釉画工作室,刚一进门,迎面便是几幅色彩鲜丽的金丝彩釉画,不大的工作室里摆满了各种颜色的颜料,一个手工艺人正在拿着工具一点一点往摆放在桌子上的画上填充着颜料。“这些是彩矿石粉,都是环保材料”,正在工作的手工艺人告诉我们。

金丝彩釉画是借鉴了传统景泰蓝工艺中的掐丝、点蓝等工艺技术而创新的一种平面画,纯手工制作,保持了金丝镶嵌、图案色彩丰富、作品档次高等工艺特色。

工作室的地上摆放着一幅不大的《清明上河图》,而就这样一幅画就需要四五个人花费半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些颜色都是根据画的需要现调制的,一幅小小的作品就需要上百种颜色,而基本上每一种颜色都是调制而成。”

— 4 —

上午十点多,在寻找沂南根雕传承人的路上,我们无意中走进了路边的崇文堂家谱坊,而巧合的是,这里正是我们正要去拜访的传统家谱制作技艺传承人——刘玉平老师的工作室。

屋子里正迎面的墙上挂满了赠送给刘老师的锦旗,楼上五层高的书架上,摞满了已经制作装订好的家谱。“你看,这个你们得记下来”,刘老师随手在书架上抽出一本《沂水县志》,指着其中一段有关于济南千佛山的介绍指给我们看,出口成故事,记性异于常人,这是刘老师给我们最大的感觉。

最后,在我们邀请与刘老师一起合影的时候,之前很是豪放直爽的刘老师却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不拍了不拍了,光忙去了,也没洗头发洗脸的。”“没事的,不着急,我们等着”。

在刘老师的身上,除了有对传统历史文化的热爱,还有身为非遗传承人的体面。虽然传统家谱制作技艺并不能代表所有的传统非遗,可是刘老师对待传统家谱制作技艺的这种态度,却能体现出所有非遗人对于自己技艺的态度!

— 5 —

元宝根艺馆,在离开刘老师工作室之后我们驱车来到了这里,寻找沂南根雕传承人——于凤宝老师。

“今天真是太巧了,我母亲住院,工人们有生病住院的、还有过生日的,都不在这儿......”于老师的爱人高燕英老师就有些歉意地说道,刚一走进根艺馆,便闻到一股淡淡的檀木香气,整整3个仓库,都放满了各种根雕作品。

“前两天有个老板相中了这幅根雕作品非要买,可是我们已经卖出去了,当然不能再卖,那老板说再多给我一千,我说那不行,卖出去就是卖出去了,给多少都不卖!”满满一屋子的根雕中间,高老师指着其中一个根雕作品对我们说。

作为根雕手艺人,高老师坚守的不只是传承了数百年的根雕技艺,还有作为一个商人最基础的诚信。

— 6 —

下午,我们来到了红石寨,在红石寨张凤余经理的引领下,我们见到了左氏面塑传承人左安胜老师,以及手指画传承人尹传宏老师。很遗憾没有见到烙画传承人邢建玲老师,以及杜氏米酒传承人,不过幸运的是,我们正巧赶上有演员正在表演传统非遗戏曲——大弦子戏,也算是弥补了我们的遗憾。

之后在张经理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竹泉村,兽油古陶、牛皮弓、传统榨油的传承人于万发老师便在这里。竹泉村是由一个个沂蒙独有的石砌老院子组成的,周围竹林环绕,泉水叮咚,时有清风掠过,让人畅怀不已。难得见到这样的世外桃源,我们全都欣喜不已。

顺泉水一路前行,我们终于在一处石砌老宅前见到了于万发老师,健谈且见多识广,作为三项传统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于老师对于非遗很有自己的想法。而为了更好地发展非遗项目,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这些传统的文化技艺,于老师也一直在不断地努力着。

“你们看,这是我们家的家庙,里面的佛像有几百年了,以后不管走到哪儿我都要带着!”家庙前,于老师语气坚决地说道。

这是沂蒙行的第六天,在这六天里,我们走过不少地方,也见到了不少传承人,我们庆幸还有这么人在一直坚守,我们也谢谢他们能一直坚守下去。

虽然在沂蒙行的这几天里,每天几乎除了在与传承人交流,就是在寻找传承人的路上,只有回到宾馆之后才可以休息一下。但是不论多累,多辛苦,我们觉得这都是值得的!

Copyright©山东聚国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鲁ICP备16041144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18)9039-046号 查看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