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匠服务热线 053188900816

“中国梦•非遗行”文化传承系列公益活动走进山东英才学院

24 人气 0 收藏 发布:2017-04-27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进一步深化济南市非遗保护工作,济南市群众艺术馆、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4月25日举办了“中国梦·非遗行”文化传承系列公益活动走进山东英才学院,组织了30余位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现场展示、展演与交流,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与一致好评。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进一步深化济南市非遗保护工作,济南市群众艺术馆、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4月25日举办了“中国梦·非遗行”文化传承系列公益活动走进山东英才学院,组织了30余位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现场展示、展演与交流,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与一致好评。


展示精湛工艺     彰显工匠精神

展示现场摩肩擦踵、人流如潮,制作精美、栩栩如生的面塑、剪纸、鲁绣等艺术展品让人赞不绝口;巧夺天工、技艺精湛的微雕、刻瓷、蛋雕、传统锔艺等工艺展品更让人大开眼界,传承人与现场师生热切交流,部分传承人更是手把手地教学生体验面塑、剪纸、烙画等艺术制作。


不少学生主动系统地了解非遗项目,并表示,如果有机会的话,愿意跟传承人进行深入学习,担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


品味古琴艺术     感悟传统武术

展演现场,更是引人入胜。山东省省级非遗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朱子易携弟子现场为大家带来了《流水》《阳关三叠》《乌夜啼》等经典曲目,现场琴音袅袅、箫声阵阵,时而清新明丽,时而婉转低吟,让人流连忘返。



山东省省级非遗项目济南形意拳代表性传承人杨遵利现场展示传统武术套路,到了精彩处,广大师生被深深震撼了,现场一片喝彩声。当场就有几位同学跟着传承人学习了形意拳简单的套路,还真是有模有样,现场给予了鼓励的掌声。


传授非遗知识     分享保护经验

非遗大课堂邀请到了济南市民俗专家张继平先生为广大师生、传承人讲授非遗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解,幽默风趣的风格,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非遗传承人代表杨峰站在传承人的立场,结合兔子王项目,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的保护经验,让广大师生感受到了我市传承人身上这种坚韧不拔、一丝不苟、不言放弃、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重温曲山艺海     传承曲艺文化

薄暮下的山东英才学院南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人声鼎沸,离开演时间还有半个小时,现场就已经座无虚席,在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神中,演出正式拉开了帷幕。山东快板、山东快书、相声、评书、口技等精彩节目逐一亮相。一段《绕口令》调动起了全场观众的热情,一曲《生活趣事》逗得大家喜笑颜开,济南市非遗项目口技代表性传承人苗龙惟妙惟肖的口技表演,更使现场掌声不绝于耳,将演出推向了高潮。演出过后,观看演出的师生大呼过瘾,在欢声笑语中领略了济南曲山艺海的魅力。

当天的活动精彩丰富、亮点纷呈,后期跟进的活动更让人充满了期待。“非遗传承的希望在青年一代,而高校恰恰是青年群体的聚集区。通过今天的展示展演活动,可以看出广大师生对非遗的热情,下阶段学院将与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作,将非遗项目引入我们学生的课程教学当中,让非遗真正扎根在校园,我对此充满了信心与希望。”山东英才学院非遗研究院院长孔令科十分感慨。


“中国梦·非遗行”文化传承系列公益活动是由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全市近百名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走进济南各大、中、小学校及乡镇、社区,以现场展演、专题讲座、阵地传承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于3月25日在济南市名士小学启动,目前,已组织了面塑、剪纸、泥塑等多位传承在该校开设非遗课程,受到广大师生与社会的一致好评。


“该活动是市非遗保护中心的主题活动之一,目的在于增强广大青少年传承保护非遗的意识,激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从而提升文化自豪感与自信心。与职业高校合作,充分利用职业高校的优势平台,将非遗真正融入到职业教育当中,进行系统化地教学,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传承人,以缓解后继乏人的窘境。下一步,我们还将与济南职业学院等更多驻济高校合作,让非遗在校园更好地传承发展。”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李梅海表示。

Copyright©山东聚国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鲁ICP备16041144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18)9039-046号 查看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