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匠服务热线 053188900816

琉璃灯工工艺介绍

73 人气 0 收藏 发布:2017-05-05

    琉璃灯工工艺在世界琉璃工艺发展史上它是一种在公元前就已经出现并使用的古老工艺。“灯工”是行业内对灯加工的习惯称呼。“灯工”的工艺方法实际上采用气体燃料(煤气、天然气或者液化气等)和助燃气体(空气或者氧气),使用喷灯喷射出的高温火焰,进行琉璃加热以及成形加工。因此也被称为“火中的雕塑”。它是一种瞬间成型的艺术形式。它是技术,也是艺术。

灯工工艺采用的是低熔点、多颜色的琉璃料棒。这种材料通常制成8-15mm,长度为600mm的琉璃棒,称为“料棒”。

    灯工工艺的工具一般有喷灯、铁砧、钳子、镊子、剪刀、铁板、铁棒、针等。喷灯用于加热,铁砧用于平底,钳子、镊子、剪刀等用于做捏、拉、按、戳等各种热塑动作。

    采用灯工工艺的制作者要有较熟练的技术,能利用各种琉璃棒料的性能,在温度很高的火焰下,使用各种小工具,雕塑出各种造型。

    灯工一般都是手工操作。在雕塑前,首先要对作品的外观形态、造型特点有足够的了解,做好构思准备后才能动手。用料时要掌握各种料棒的性能,比如软化点、刚挺性、炸裂情况。只有掌握住料性,有成熟的构思,才能在热塑中得心应手、一气呵成。

    无论古今中外,灯工工艺所显现出的鲜活形式与丰富内容使得这项工艺本身富有传奇而神秘的色彩。灯工塑造的精微的造型与变幻无穷的色彩,以及它普遍的适用性,使得灯工工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依旧长盛不衰,依然是琉璃成型工艺中的一种重要的制作方法。

    灯工工艺在制作时可以随时调整手法与造型,甚至可以根据构思将琉璃棒进行反复、多次的熔合、拉伸、扭曲、缠绕等,工艺手法的组合运用可以瞬间产生无限的创新可能性。

 每一件灯工作品都是有生命的。“虽为人作,宛自天开”这正是琉璃艺术的魅力所在。它是一种充满张力的神奇物质。柔时似水,刚时如钻。“琉璃纯净如水却又坚如磐石”(译文)这句话是荷兰琉璃艺术家Bert Van Loo说的,前面还有一句是“遇到热流,柔软而黏腻,一旦冷却立即变得硬实而锐利同时却脆弱且易碎”(译文)以此来描述琉璃在不同温度下的不同状态,并感慨正是因为琉璃的这种哲学般的属性,才使得无数创作者为它而痴迷。琉璃不仅仅只是制品的材料,而且还是一种艺术体验的载体,是一种文化产品。灯工琉璃制作工艺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更重要的是,琉璃产品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琉璃产品。

 无论古今中外,琉璃灯工工艺所显现出的鲜活形式与丰富内容使得这项工艺本身富有传奇而神秘的色彩。琉璃灯工塑造的精微的造型与变幻无穷的色彩,以及它普遍的适用性,使得灯工工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依旧长盛不衰,依然是琉璃成型工艺中的一种重要的制作方法。

     灯工不是一种仅凭机械或工具对琉璃外观直接加以改造的制作活动,它因为有“火”的参与,使得琉璃材料呈现瞬间多变的特质,可以细若蛛丝,也可以圆润如珠,形态万千。当琉璃棒或琉璃管在喷灯上加热后,制作者要随时调整手势来控制琉璃软化的速度,确定琉璃的软硬程度以便满足不同造型的要求,同时要借助各种小型工具加以雕琢,随时在“火”中调整琉璃形态。“人”虽然在把控着琉璃的造型变化,但同时琉璃也在制约着“人”,只有充分掌握了琉璃的料性,才能在制作中游刃有余。很多以灯工为创作手法的琉璃艺术家,都是经过长达十多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实践才能在制作中如行云流水般从容自若、成竹在胸。

      琉璃灯工工艺本身就是一种交流,是制作者和琉璃之间的交流。它是活的,有生命力的。一根普通的琉璃棒料,经过火中雕塑后变得光彩夺目,孕育了灵性,赋予了生命。琉璃作品倾注了创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古诗云:“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是说一种洒脱,也是对创作者心境的真实写照。千百年来,这些“美”的背后凝结着一代又一代琉璃人的智慧和汗水。琉璃艺术不仅需要培养艺术家,也要培养观众。忠于内心,创造美好。



Copyright©山东聚国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鲁ICP备16041144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18)9039-046号 查看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