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匠服务热线 053188900816

手绘,让纯色织物开出花来。

43 人气 0 收藏 发布:2017-05-16

吴淑生、田自秉教授在《中国染织史》一书中说“至一八三四年法国的佩罗印花机发明以前,我国一直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手工印染技术”,我国古代的印染史是从手绘开始的。

在纺织品上绘花或画花的历史要早于其他工艺如绣花、印花等,即织物手绘是一种最古老、最原始的染绘装饰方法,或者可以说是最早的织物装饰手段。织物和纸是中国古代的两大绘画底材。织物中先用麻织物,继用丝织物。

织物手绘的历史悠久,在西周即已建立起来的服饰制度中,“十二章纹”服饰制度实际上是建立在手绘技术成熟的基础之上的,据《尚书·益稷》所载:“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可见,当时重要的织物装饰手段是“绘”和“绣”。在丝绸提花与印花技术成熟之前,贵族们衣着上华丽的纹饰主要依赖于手绘和刺绣获得。     

我国现存最早的两幅帛画,分别为长沙战国时期的楚墓所出。

一为1949年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的《龙凤人物》帛画,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一幅帛画。质地为平纹绢,高31cm,宽22.5cm,右下角画一幅细腰长裙、侧身作合掌祈祷状的贵族女性,左上角画一对腾飞的龙与凤。

二为《人物御龙》帛画,1973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也是平纹绢地,高37.5cm,宽28cm,画一危冠长袍、侧身佩剑的贵族男性,头顶华盖,驾驭着舟形巨龙,龙尾立一鹤,龙身下画一尾鲤鱼。从出土情况看,帛画上端缝裹细竹篾,并系丝绳,其用途应为殡葬仪式中高举的旌幡,是一种丧葬礼仪用品,画中内容为想象中墓主人升入天国的情景。


Copyright©山东聚国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鲁ICP备16041144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18)9039-046号 查看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