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匠服务热线 053188900816

祥云一般的漆器——绛州剔犀

22 人气 0 收藏 发布:2017-05-12

     剔犀是什么? 许多人看到“剔犀”二字,都会觉得它和犀牛有关。

剔犀难道就是剔犀牛角吗?

当然不是,剔犀是一种漆器工艺。由于其在刀口的断面显露出不同颜色的漆层,与犀牛角横断面层层环绕的肌理效果极其相似,故得名“剔犀”。

和其他的漆器不同,绛州剔犀它不雕山水、人物、花鸟、虫鱼,而是以雕刻线条简练、流畅、大方的“云纹”为主。亦称“云雕”,日本则称之为“屈轮”。

该工艺20世纪初叶在国外得到重视,在我国唐代始有出现,至元代趋于顶峰,同时涌现出一批如张成、杨茂等著名的匠师。传至明代宣德年间,曾盛行一时,影响遍及江河流域。嘉庆年间,绛州(新绛)名匠张凡娃结合本地特点加速发展,形成有北方特色的雕漆工艺,使这一特殊工艺才得以扎根发芽流传至今。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云纹剔犀盘和安徽省物馆藏署名“张成造”的如意纹剔犀盒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

剔犀在2011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绛州剔犀”技艺,保护单位新绛县黄河云雕工艺厂,由何俊明大师所传承。

目前,部分收藏家格外青睐剔犀工艺品。剔犀工艺具有耐腐蚀,耐磨擦,抗高温且愈磨愈亮等特点。制作剔犀漆器作品,费时费力,像果盘、糖盒、笔筒、首饰盒等小件,少说也得做四个多月的时间。

作为中国漆器文化遗产中颇为珍贵的一个种类,这门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技艺唯独新绛一地尚存,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若能收藏一二,确该庆幸。

各位读者看到这里,是不是终于明白了,何为“剔犀”?


白云升远岫,


摇曳入晴空。


乘化随书卷,


无心任始终。

      祥云一般的漆器——绛州剔犀

Copyright©山东聚国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鲁ICP备16041144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18)9039-046号 查看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