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匠服务热线 053188900816

鲁派内画

7 人气 0 收藏 发布:2017-05-23

内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内画的产生起源于鼻烟壶,明万历年间随着鼻烟的传入出现了鼻烟壶,清嘉庆年间在京城出现了最早的内画鼻烟壶。

内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内画的产生起源于鼻烟壶,明万历年间随着鼻烟的传入出现了鼻烟壶,清嘉庆年间在京城出现了最早的内画鼻烟壶。     

内画鼻烟壶是以特制的弯型内画毛笔,在玻璃、水晶、琥珀等透明半透明材质的壶坯内反向作画,将国画的皴、擦、染、点、勾、撕等技法引入内画,手工绘出细致入微的画面,格调典雅、笔触精妙,"方寸之间绘大千世界",被誉为神奇的、瑰丽的、富有收藏价值的艺术珍品。我国的内画艺术分为京、鲁、冀、粤四大流派。

鲁派内画是指山东省淄博市的一种鼻烟壶内壁绘画技艺,与京派、冀派、粤派内画在业内并称为中国内画四大流派。鲁派内画用特制的弯型内画毛笔,伸入口小如豆的壶内反向作画,将国画的皴、擦、染、点、勾、撕等技法引入内画,手工绘出细致入微的画面,格调典雅、笔触精妙,"方寸之间绘大千世界",鲁派内画作品多以历史典故、神话传说、传统题材进行创作,并擅绘制百虎、百骏、百兽等百题材作品,作品粗犷豪迈,风格泼辣,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鲁派内画始于清代光绪年间,北京的内画鼻烟壶内画技术传到到琉璃之乡——山东淄博,光绪十六年(1890年)画师毕荣九利用本地生产的高级琉璃水晶料做壶坯,开始制作琉璃内画鼻烟壶,解决了内画瓶内壁磨砂的技术难题,当时画师孙坦普、薛向都等潜心钻研、反复琢磨,掌握了内画技艺,至此造就了鲁派内画,成为鲁派内画传统技艺的创始人和我国内画史上的一代名师。毕荣九有学生张文堂和毕怀远,薛向都有其子薛京万刻承父业,张文堂传业与儿子张雪村,经过多年的发展,鲁派内画壶成为当地代表性的美术琉璃艺术品,风格独特,赢得“袖里乾坤真正大,壶中日月尽包罗”的盛赞,鲁派内画更是自成一派,与北京画派齐名,二者并列为宫廷用品。在当时的内画画坛上,京派、鲁派双峰对峙,群星共耀。1958年,老艺人薛京万苦心钻研,发明了不怕水的烤彩内画鼻烟壶,又发明了内画毛笔,将一直沿用的竹签笔改为毛笔,并在全国内画界推广,鲁派内画毛笔的发明,成为中国内画艺术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经过一百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几代内画艺人们的奋发努力,鲁派内画已成为中国内画四大流派的生力军,2006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鼻烟壶专业委员会落户山东淄博张广庆内画艺术研究院,鲁派内画代表人物张广庆任专业委员会会长,以内画研究院为基地,传承谱系教授鲁派内画技艺。2013年,鲁派内画被山东省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4年11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文化部恭王府中国传统内画专业委员会落户山东淄博张广庆内画艺术研究院,鲁派内画第四代传承人张路华任委员会主任。


Copyright©山东聚国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鲁ICP备16041144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18)9039-046号 查看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