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匠服务热线 053188900816

营造文化消费的良好环境——首届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观察

16 人气 1 收藏 发布:2017-07-16

文化消费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消费环境的培育。对于文化资源丰厚的山东而言,首届文化惠民消费季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单是既有观念思维的转变,更包括如何让措施更实、环境更优化、民众乐于买单。为扩大文化惠民消费,此次消费季尤为注重对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侧改革。

   文化消费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消费环境的培育。对于文化资源丰厚的山东而言,首届文化惠民消费季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单是既有观念思维的转变,更包括如何让措施更实、环境更优化、民众乐于买单。为扩大文化惠民消费,此次消费季尤为注重对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侧改革。

   7月6日下午,山东省文化厅举行首届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特约商户签约仪式,并现场发放首批电子消费券。消费券通过银联钱包电子券的形式进行发放,整个消费季共发放7批消费券,每期间隔15天。消费券的使用范围包括文艺演出、图书报刊、影视音像、传统工艺、数字文化、文创衍生、文化旅游、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行业领域。

   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王廷琦表示,发放消费券是引导和鼓励大众文化消费的重要举措。通过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组织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着力培育大众文化消费理念,努力使文化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消费券只是首届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一卡一券一平台”运行模式的一部分。

   “一卡”即山东文化惠民卡,通过移动端、PC端、互联网电视端免费登记领取,持卡在签约商户消费可获得折扣,参加指定活动获得积分,积分可以换购文化消费券和文化产品。“一券”即文化消费(电子)券,通过银联发放面值5元至100元不等的消费券,消费者持券在签约商户按一定比例支付消费。文化消费券以补贴文艺演出为重点,同时补贴图书音像、电影、非遗、文创衍生品、文化旅游、文化娱乐、文化体育等领域。“一平台”即搭建文化惠民消费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电视数据平台,向消费者及时提供各类文化活动信息,文化消费流程及规则。

   山东省文化厅厅长王磊说,消费季将实现线上线下平台立体联动。注重平台搭建、文化资源整合以及信息的有效传播,线上搭建山东文化惠民消费信息服务平台,线下依托各类文化场馆、园区、街区等载体开展活动。

   她认为,开展文化惠民消费季,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形式,更为重要的是探索建立促进文化消费的长效机制,包括以政府购买服务为杠杆的文化消费引导机制、以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支撑的供需对接机制、以融媒体宣传为主力的社会舆论引导机制。

   根据7月11日印发的《首届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实施方案》,消费季定于7月20日启动,历时3个月,在全省市县乡村联动开展。在活动安排上,着力于推动山东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设计了六大板块:一是艺术精品欣赏,集中组织影视剧、戏剧戏曲、演唱会、音乐会、杂技等各类文艺展演活动。二是新兴时尚采撷,组织国内外知名设计企业、国内著名民族文化品牌、文化创意产品展示展销,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三是文化旅游览胜,整合挖掘省内旅游资源,推动文化旅游消费。四是传统工艺体验,依托山东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传统工艺精品展销、非遗传习表演、中医药推广等系列展示体验,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五是数字文化畅享,在文化电商、网络视听、数字出版、动漫展示等领域,推动文化资源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生产,实现消费。六是人文素养提升,组织文化艺术知识讲座、沙龙、论坛、美术展览、阅读体验、休闲健身等活动,培养群众的文化爱好和消费习惯。

   消费季究竟能带来什么?山东省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表示,扩大文化惠民消费,有利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文化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新兴产业,既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有力支撑。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发展十大过万亿元级产业,文化产业是其中之一,凸显了文化产业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重要作用。

   文化消费的核心是内容消费,文化生产和文化供给的主要任务就是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有专家认为,促进文化消费的增长,关键要提供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产品。从山东文化领域供给情况看,结构性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问题并存,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群众需求不适应。开展文化惠民消费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可以倒逼文化领域从供给侧发力,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有效供给,推动供需对接,更好地激发文化发展活力。

   7月11日召开的首届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动员部署会议指出,山东省财政将安排专项引导资金,支持文化惠民消费季,各市都要确保拿出一定资金,用于消费季平台机制建设和消费券补贴。

   会议强调,在活动开展期间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及时制定配套安全预案。同时,山东省级层面还将成立督导组,对各地文化惠民消费季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Copyright©山东聚国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鲁ICP备16041144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18)9039-046号 查看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