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匠服务热线 053188900816

焦点丨开启建筑遗产保护利用新模式——2017(上海)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观察

2 人气 0 收藏 发布:2017-08-18

2017年8月10日至12日,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和中国文物技术保护协会联合主办的2017(上海)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简称“建博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上海市延安中路1000号)举行。

        2017年8月10日至12日,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和中国文物技术保护协会联合主办的2017(上海)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简称“建博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上海市延安中路1000号)举行。

        建博会是目前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展会。首届“ 建博会”于2015年8月在上海成功举办,展会得到主管部门大力支持,受到业内同仁高度好评,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届博览会以“ 保护、修复、利用”为主题,致力于积极传播国内外领先的建筑遗产保护修复与利用理念、充分展示先进的保护修复与利用技术、扩大建筑遗产保护在公众中的影响力、提升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修复与利用整体水平。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对记者表示,传承至今的建筑遗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繁荣发展的有力见证。遗产保护工作者应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发掘遗产价值,合理利用当下先进的科学保护技术,使建筑遗产的内核价值得以最大限度发挥,建筑本体得以延年益寿,从而更有力地融入当代生活,为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发展提供更多选择和路径。

        本届建博会展览持续3天,共有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意大利、俄罗斯、尼泊尔、土耳其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1家文化遗产行业的重要单位参展。展览范围涉及材料工艺、装备产业、数字化应用、旅游文创、保护工程、科研成果、专业媒体七大领域,不仅展出了先进的建筑遗产保护修复材料、技艺,同时举办了以“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遗产活化与旅游文创”等为主题的多场国际学术论坛以及各类文化遗产体验活动。既有传统技艺和现代科技的体验环节,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展示木雕、石雕、绒绣、木构件修复等传统手工技艺;此外,3D扫描与打印、VR、AR等现代技术纷纷亮相,与观众近距离互动,向观众展现了现代科技的炫酷与奇妙。很多观众参观后表示,对建筑遗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展会现场,木雕修复专家厉阳君正在雕刻香樟木的雀替。他带来了很多木雕作品,既有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也有古典人物、神话场景,皆栩栩如生,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观看。“手工雕刻是独一无二的。”他告诉记者,在他的老家浙江东阳,愿意学习这门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了,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展会结合展览板块,紧扣行业热点,由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限公司、俄罗斯文化部等拥有丰富建筑遗产保护经验的单位,分享了国际建筑遗产保护案例实践、遗产数字化保护与装备应用、古建筑保护与修复技术、近现代建筑遗产(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案例实践、遗产活化与旅游文创、建筑保护与城市更新六大主题的保护理念、先进技术和实施经验。

        “目前在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土遗址文物大概占1/5。这些土遗址大多分布在野外,常年遭受风雨侵蚀等自然破坏,出现了坍塌、剥落等多种病害,一些土遗址濒临消失。”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所负责人告诉记者,敦煌研究院通过开展“古代土建筑遗址的加固研究”“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究”等课题,在宁夏西夏王陵、甘肃敦煌汉代玉门关、甘肃酒泉锁阳城角墩、新疆交河故城等多个土遗址中应用研究成果,对遭受严重破坏的土遗址进行保护加固,取得良好成效。

        故宫的古建部、修缮技艺部、工程管理处作为故宫代表也参加了此次博览会,向公众及业内同行展示并宣传故宫近年来在古建筑保护修复理念、技术、材料等各方面所取得的新成果及新进展。故宫展位12块图文并茂的展板,全面而精炼地展示了故宫近年来在古建遗产研究性保护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展示的内容包括了养心殿、乾隆花园、大高玄殿等研究性保护项目以及古建筑砖、石、琉璃构件研究性保护修复的内容。其中养心殿和乾隆花园两项研究性保护项目,用图纸、文字、照片、三维模型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在展板中向同行和观众介绍了项目的总体思路和突出特征。非常吸睛的故宫红,播放的《紫禁城营缮纪》短片,修缮技艺部的修复师现场展示的琉璃瓦修复技艺及各种修复材料,再加上故宫文创产品,使得故宫展位成为展会期间最吸引人最热门的展位之一。

        建博会开幕当晚虽然天气炎热,但仍有不少观众报名参加了稻草人旅行,这是本届建博会特别定制的城市走读活动。年轻的领队带领着小到10多岁、大到头发花白的队员,从上海展览中心出发,用脚步丈量上海市静安区多个优秀历史建筑,沿途专业讲解各栋优秀历史建筑渊源和趣味故事,气氛十分快乐、活跃。

Copyright©山东聚国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鲁ICP备16041144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18)9039-046号 查看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