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匠服务热线 18906408328

以盛唐华彩为魂,开锦绣绸艺先河!

22 人气 0 收藏 发布:2018-02-23

以盛唐华彩为魂,以古老丝绸做骨;辅以惮思之创作,开锦绣绸艺先河

以盛唐华彩为魂,以古老丝绸做骨

辅以惮思之创作,开锦绣绸艺先河

细且极韧的铜丝在一双有些粗粝的大手中,时而被弯成一条弧线,时而被捏成一个直角,在那双大手中,铜丝似乎有了自己的生命,可以随意弯折变幻出各种弧度形状。

▲  崔佛罡唐锦彩作品《华佗》

崔佛罡足够有勇气,也足够坚韧,就像那根铜丝一样,即使被弯折成接近零的角度,却依旧能恢复如初。“十年磨一剑”,从无到有,他一人创唐锦彩技艺先河,集掐丝技艺与丝绸华彩于一身。

当很多人第一次见到自崔佛罡之手诞生的唐锦彩之时,几乎全都惊叹于眼前这一丝绸与铜丝的极致结合,很多人忍不住产生疑问,这柔软的丝绸是如何立起来的,又是如何在铜丝的规束之下,将画面表现得如此饱满,线条如此地流畅。

其实在十几年以前,这个问题也是困扰崔佛罡的一个最大的问题。

55岁的崔佛罡原本在济南一家运输公司工作,生性喜欢艺术的他一直干的都是写写画画的工作。后来他参加济南市旅游局的招聘考试,虽然通过了考试,可是原单位却不舍得放走这个人才。

年轻气盛的崔佛罡索性辞职,自己闯荡社会了,之后他干过木雕、家装工艺、广告美工,但是“始终没有离开美术这根线”。

▲  崔佛罡唐锦彩作品《大唐进士钟馗神武造像》

喜欢艺术又爱钻研琢磨的他,在做木雕的时候便在思索一个问题,木雕色彩的表现一直以来都比较单一,如何才能让它呈现出更鲜艳丰富的色彩层次感呢。

“因为木头本身色彩暗淡、不鲜艳,不完美,总想搞彩色的浮雕,我一直就在找一种材料,用它的一种固有色,来做浮雕……” 

恰逢当时电视剧《武则天》播出,剧中大唐盛世美轮美奂的人物服饰和车马饰物,几尽丝绸的精美功用瞬间给了他灵感,激起他了的创作欲望,他兴奋得几天几夜睡不着,日夜查阅唐朝丝绸服饰资料。 

在崔佛罡的眼中,大唐盛世的艺术是最美的,它集飘逸与雍容华贵于一身,创作了多少惊艳世人的艺术结晶。“盛世出华彩啊!”每每想到盛唐之美,他都忍不住叹道。

“我为什么不用丝绸来做呢?用丝绸做载体,做画的素材,那会非常完美啊!” 

在平常人的眼中,丝绸的功用可能只是裁制服饰,然而在崔佛罡的眼里,那些柔软丝滑色彩艳丽的丝绸,早已化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  崔佛罡唐锦彩作品《双龙戏珠》

有了这一独特的“绘画材料”之后,用什么材料做“绘画工具”呢,苦思之后他脑中灵光一现,用中国古老的掐丝工艺来“作画”如何?

为了找到最契合丝绸气质也最能表现出丝绸特性的掐丝材料,他先后尝试了铝条、镀锌铁条......可是因为这些材质的特性局限,都没有成功。

“一开始做是比较困难的,因为铁圈是容易变形的,可能头部已经做好了,等你做胳膊的时候,头部就变形了,有一次我想创作6个人物的壁画,等做完人物后,发现第6个人物已经斜上天。” 

一个图案往往是由数条金属丝固定框架的,而每一个弧线拐角都需要自己进行弯折拿捏,有时候仅仅是一处细小的弧度偏差,最后都会影响整个图案的布局和呈现。

▲  崔佛罡唐锦彩作品《孔子》

为了创作出一件完美的作品,他不知道返工重试了多少次,甚至窝在工作室里一个月不下楼。

无数个日夜的创作积淀之下,2005年,崔佛罡的第一幅丝绸与掐丝工艺结合的作品《夜宴图》终获成功,柔软丝滑的丝绸在他的手中,或嵌或塑,终于“立”了起来!

那一刻,丝绸在掐丝的规束映衬之下被重新定义,“唐锦彩”横空出世惊艳世人,而那华光潋滟里是数年不眠不休的艰苦创作!

▲  崔佛罡唐锦彩作品《观音》

从那之后,崔佛罡的创作灵感如泉奔涌,《观音》、《老子》、《华佗》、《英姿映红》等创作难度更高的作品相继问世。

观音擎玉柳微笑,老子骑老牛悠然,华佗携草药救世,雄鹰展翅而欲飞......在那片潋滟华彩之间,盛唐之彩惊艳世间!

Copyright©山东聚国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鲁ICP备16041144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18)9039-046号 查看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