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匠服务热线 18906408328

守着一扇窗,从日出绣到日暮

69 人气 0 收藏 发布:2018-02-28

李银凤与刺绣的缘分,或许是天注定。出生在刺绣世家的她,从小便是看着姥姥和母亲穿针引线长大的。每当看到那一根根或长或短的丝线,在姥姥的手中,变幻成一件件光彩夺目、颜色鲜亮的绣品时,小银凤便看呆了,觉得姥姥手中的那枚细针像是有魔力一般。



李银凤的生活节奏很慢,平时除了每天必要做的事,她基本都会坐在绣棚前,捏着一枚细细的银针,守着一扇窗,从日出绣到日暮。

◆◆壹◆◆

李银凤与刺绣的缘分,或许是天注定。出生在刺绣世家的她,从小便是看着姥姥和母亲穿针引线长大的。

每当看到那一根根或长或短的丝线,在姥姥的手中,变幻成一件件光彩夺目、颜色鲜亮的绣品时,小银凤便看呆了,觉得姥姥手中的那枚细针像是有魔力一般。

▲  李银凤在创作刺绣作品

“小时候我就常常钻到姥姥的绣桌下,看姥姥绣花、绣鸟,绣一切美好的事物,有时候趁她起身离开的时候,我还会偷偷的捏起那枚细针,绣上几针。”

那时候小凤银的整个世界,都是那一针一线穿引间造就的瑰丽斑斓的梦幻世界。她畅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像姥姥、母亲一样,手捏细针绣出一件件令人惊艳的绣品。

▲  李银凤刺绣作品《九色鹿》

初中毕业后,李银凤到工厂打工的时候不小心烫伤了左手,术后康复用了三年,耽误了学业。而正是这一次意外,改变了李银凤的一生。

▲  刺绣日用品上也被李银凤精心绣上了花样

在术后康复的过程中,为锻炼手的灵活度,她开始跟随姥姥学习祖传的潍绣技艺。在长期的学习和钻研之后,她对潍绣有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她的绣品开始渐渐脱离了姥姥教授的内容。

◆◆贰◆◆

2006年,22岁的李银凤决定南下,走出家门,学习潍绣之外的刺绣技艺。

▲  李银凤刺绣作品《芙蓉双雁》

她远赴苏州,跟随苏绣大师邹英姿学习苏绣知识及技法。3年的时间里,她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苏绣技艺的精华,每天没日没夜地守着绣架绣着一幅又一幅作品。

▲  李银凤刺绣作品

在这期间,她学会了用刺绣表现不同的人物、动物。她甚至惊奇地发现,原来油画、摄影、国画作品也可以通过刺绣表现出来。

▲  李银凤刺绣作品《雅居秋鸣》

一晃3年时间就过去了,她在苏州的学习时间也要结束了。返回潍坊之前,邹英姿老师多次邀请她留在苏州创新苏绣艺术,但是都被她拒绝了。

“潍坊刺绣曾经作为‘八大刺绣’之一享誉海内外,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潍坊刺绣传承并发扬光大。”

如果说苏绣的风格是南方的细腻、高雅,那么潍绣代表的就是北方的粗放与质朴。虽然潍绣有着北方的质朴、大气,但是却也有其局限性,如果想要让潍绣更好地走出去,就得挖掘它、开发它、创新它。

▲  李银凤刺绣作品《繁荣鼎盛》

回到家乡之后,李银凤开始尝试着将传统的潍绣与苏绣结合起来,苏绣讲究精、细、雅、洁,铺针细于毫芒,看起来绣面干净;潍绣讲究的则是对称、构图夸张、寓意吉祥。想要将二者的风格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可不是想的那么简单。

▲  李银凤在创作刺绣作品

◆◆叁◆◆

多年的学习和沉淀,让李银凤能够熟练驾驭各种针法,而以前打下的美术功底也让她能独立创作,设计出各种风格的作品。

不断的尝试和创作下,李银凤发现通过不同的针法,可以让丝线在丝绸上表现不同的质感,无论是动物细腻的毛发、西方油画的色彩质感、工笔花卉的纤细韵味,还是年画的古朴夸张,甚至是拓片的墨色晕染效果,都能通过刺绣的方式表现出来。

▲  李银凤刺绣作品《大汉印象之辎车》

▲  李银凤刺绣作品《风筝情》

这让她欣喜不已,她开始每日如痴如醉地沉浸在作品创作中,用那枚细小的银针绣出一个锦绣世界。《贵妃醉酒》、《残荷》、《双喜图》、《湖边琴声》、《九色鹿》、《听露》、《张大千花鸟条屏》、《汉画印象》......一幅幅刺绣作品相继问世,惊艳了世人。

▲  李银凤的刺绣作品《残荷》

一片绚紫的荷叶之下,缀连着一片墨色的荷叶,这是李银凤创作的刺绣作品《残荷》。那片墨色荷叶初看没什么新奇之处,但是细看却发现不论是质地还是色泽,都与一般的丝线有些差异,而这片墨色荷叶,其实是用李银凤的发丝绣成的。

当是李银凤正处于产后脱发的期间,看着自己掉的大把的头发,有一天她突发灵感,这些发丝能不能作为刺绣的丝线呢,没想到尝试过之后,她发现那发丝绣成的部分,竟然有了一种丝线难以达到的哑光效果。而在那墨色暗哑的映衬下,那片紫色的荷叶宛若新生,灿然夺目。

而那幅《残荷》就像她的一生,虽然有了残缺,但是在那残缺之下,却爆发了新的令人为之夺目的顽强生命力!

Copyright©山东聚国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鲁ICP备16041144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18)9039-046号 查看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