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匠服务热线 18906408328

杨乃东:手握一把刻刀,刻遍古今精粹

22 人气 0 收藏 发布:2018-03-16

杨家埠木版年画兴于明初,至清朝,杨家埠木版年画的技法臻于成熟,绘制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艺术风格缜密质朴。自此,年画生产形成产业,规模和产量逐年扩展。清朝乾隆后期,杨家埠已有“画训百家,年画千种,画版数万”的称誉,其制作工艺一直流传至今。

杨家埠和兴永画店的第十三代传人杨乃东在刻制年画木版

即使是在全国三大木版年画产地之一的杨家埠,杨乃东那一手做年画刻版的技艺,依然很是出挑。

『壹』

潍坊杨家埠,这个全村只有千数口人的村子就是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齐名的远近闻名的木版年画产地。

杨家埠木版年画兴于明初,至清朝,杨家埠木版年画的技法臻于成熟,绘制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艺术风格缜密质朴。自此,年画生产形成产业,规模和产量逐年扩展。清朝乾隆后期,杨家埠已有画训百家,年画千种,画版数万的称誉,其制作工艺一直流传至今。

过去杨家埠几乎每家都有一两个人会做年画刻版,甚至有的一家三代都会做,每到秋季农闲的时候,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印年画,而外地前来采购年画的顾客更是络绎不绝。

“以前一到冬天,村里家家户户都做年画,一直做到腊月二十二三,那时候年画一张几分钱,贵的时候一毛钱,大多是印灶王爷。现在都用宣纸印,也没几家在印了,因为刻木版太麻烦了。”今年56岁的杨乃东自小就是看着父亲做年画刻版长大的,和别人家印年画的不一样,杨乃东家则是做年画刻版的。

『贰』

在杨家埠,生产年画历来以家庭为主,一家作坊亮出一个画店的牌号,手艺祖辈相传,画店亦是世代相传,名号永久不变。

这些画店的家庭成员,从老到少各具其长,要么画,要么刻,要么印,十八般武艺集于一身的也不少。即便从外村嫁进的媳妇,经过一段时间的耳濡目染,也很快能成为操持年画某种技术的匠人。

杨乃东(右一)于中国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与文化部长王文章交流杨家埠木版年画

杨乃东与(右一)澳门文化局长吴衞鳴合影

然而有着1300多人的杨家埠村,现在还印制年画的早已没有几家,做年画刻版的也早已不足20人了。而在这其中,会印、会画、还会刻版的手艺人更是没有几个,而杨乃东就是其中被誉为集“画、刻、印、裱”于一身的“全能民间艺人”。

『叁』

身为杨家埠和兴永画店的第十三代传人,杨乃东到现在还记得小时候父亲告诫他的话,“父亲从小就教育我们,这(木版年画)是咱们杨家埠的艺术之宝,你必须传承下去!”

杨乃东与父亲杨明智(省级传承人)研究刻版技艺

杨乃东赴法国参加年画节

从十二三岁上学的时候开始,杨乃东就跟随父亲学习杨家埠木版年画创作、刻制和印刷技艺。杨家埠木版年画全为手工制作,从拓稿画样开始,到雕刻木版、上案印刷、烘货点胭,四套工艺无一不是艺人手工所为。

“那时候,杨家埠百分之八十印年画的家庭里都有我父亲刻的版”,提起父亲曾经刻过的年画木版,杨乃东忍不住笑着说道。

从十几岁开始跟父亲学习刻版,到现在他仍保留着刻木版的习惯,“只要一摸上刻刀刻上版了,别的啥事也不想做了,一天叫我坐在这儿刻版,我都没问题!”

『肆』

年画刻版包含内容丰富,从创作、刻制、印刷技艺都要深有研究,更有不少不外传的口诀和技艺。

“早先,年画的刻板是用野生的棠梨木,现在用的是梨木。将选好的梨木泡透晾干,根据需要拼凑粘接成大小不同的坯板。用毛笔勾出线稿,并用浆糊将其反贴在坯板上,置于阴凉处晾干,雕刻画板这一步便算是完成了。”讲到细致之处,杨乃东忍不住念起了口诀,“年画待要好,头大身子小,眉眼清楚,头脸俊俏,身价四称,颜色花哨。”

杨乃东作品《红楼梦》系列

为了将刻版技艺研究透,几十年来,杨乃东一直坚持创作、刻制年画木版,到现在经他手刻制的木版早已超过600余套3000多块,其中的《二十四孝》、《三国故事》、《红楼梦》、《百花献寿》、《柳毅传书》等作品更是多次在国内外展览中获奖。


Copyright©山东聚国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鲁ICP备16041144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18)9039-046号 查看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