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匠服务热线 18906408328

一把巧剪在手,巾帼不让须眉

1151 人气 0 收藏 发布:2018-04-20

作为“中国剪纸之乡”,在胶州过去每到过年的时候,就是当地最热闹的时候。这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会买窗花贴窗花,有手巧的妇女也会直接自己拿着一把剪刀,剪成各种精致的剪纸做窗花。

木头窗棂隔出的一方小小天地里

一张小巧精致的窗花点缀其间

那抹耀眼的红色

成了这朴素生活中最温暖人心的颜色

≈壹≈

       作为“中国剪纸之乡”,在胶州过去每到过年的时候,就是当地最热闹的时候。这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会买窗花贴窗花,有手巧的妇女也会直接自己拿着一把剪刀,剪成各种精致的剪纸做窗花。

       等走家串户拜年的时候,那窗户上贴的窗花就成了大家言谈的焦点。谁家的窗花样子好看又别致,谁家的窗花剪得特别精致.....

       那窗户上的一张张红彤彤的精致窗花,能让大家足足谈论上一整天。

       过去的窗花不像是现在,只贴在窗户上,炕头、窗户角、窗户边、天棚角都要贴,一套窗花大概有8到10枚。

    “那个时候,一套窗花大概五六分钱,这都能买两三斤粮食呢,有钱人家才会贴这么多。”

≈贰≈

    “窗花上剪个鱼和荷花,就寓意‘连年有余’;剪个瓶子和金鱼,就寓意‘金玉满堂’;如果剪个瓶子和如意,就是寓意‘平安如意’。”说起剪纸上不同图样代表的寓意时,董雪松可谓出口成章,头头是道。

       身为地道的胶州人,董雪松从小就是当地的“剪纸小巧手”。心思细腻的董雪松,自小就喜欢亲近大自然,周围的一石一物,田野里的花鸟草木,常常让她流连忘返。生活中常见的细小事物,在她眼里都是如此地美好。

图片丨董雪松在全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上代表青岛市进行现场剪纸表演展示

       在上五年级的那年,她偶然间看到了邻家媳妇剪的窗花。一张简单的红纸,在一双巧手、一把剪刀下,竟然可以化作一只生动的喜鹊、一朵逼真的牡丹、一尾灵动的金鱼。

       从那以后,只要一有时间她就缠着邻家媳妇学剪纸,每次一放学回家便拿起剪刀,笨拙地剪着一个个剪纸样子。

图片丨董雪松与同事一起创作的剪纸作品《清明上河图》

       时间一长,过年的窗花、结婚的喜字,还有顶棚花、顶棚裙她全都信手拈来,剪得有模有样。董雪松这个名字,也成了大人口中“巧孩子”的代名词。

≈叁≈

       或许是心中对于艺术的追求太过执着,通过不断地努力,董雪松如愿考入了师范美术班,并且在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小学美术老师。

       心中对于剪纸艺术的挚爱,找到了生根发芽的土壤。工作之余的时间全都被董雪松交给了剪纸艺术创作。平时只要有外出培训的机会,她便抽出有限的时间去拜访剪纸名家,拜师学艺。

图片丨董雪松创作的武术剪纸作品

       晚上回到家中后,她便彻夜地守在书桌前进行剪纸创作,因为太过痴迷剪纸,她常常一坐三四个小时,往往开始创作时天还是亮的,等到再抬头,窗外早已是夜色四合。

图片丨董雪松创作的彩色剪纸作品《56个民族》之三

       不懈地创作让董雪松在各级美术及剪纸艺术大赛上屡屡获奖。2002年董雪松的剪纸作品荣获“青岛市首届剪纸大赛"一等奖,在胶州市“房管杯”、“凤翰杯”、“胶州湾工业园杯”、“2008庆新春第四届剪纸大赛”、“财富商街杯”等等活动中都荣获一、二等奖。

≈肆≈

       由她创作的剪纸作品《三弯九动十八态》栩栩如生,展示了胶州大秧歌刚柔并济的动态,在首届中国秧歌节中受到广泛好评,被市政府文联作为礼品赠送给国内外朋友,并在中国文联主办的《秧歌风》中发表。

图片丨董雪松在学校支持下创办的剪纸兴趣小组

       在精进剪纸技艺的同时,她还积极开展剪纸艺术进校园的活动。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董雪松和其他爱好剪纸的老师一起成立了剪纸兴趣小组,免费教学生进行剪纸创作。并和同事一起编写了适合小学生的剪纸教材,将剪纸成功打造成校本课程。

图片丨董雪松(右一)在胶州非遗活动现场带领学生上台展示

       2008年,她还和学校的老师学生以剪纸的形式创办了全国第一处"奥运剪纸馆"。目前,董雪松所在的小学已经被列为胶州市剪纸创作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而在董雪松的辅导下,她的学生已经有几十人获国家、省、市、区剪纸比赛大奖。

       时间倏忽,20多年眨眼即逝,如今董雪松早已不是徜徉在田野追逐斑斓蝴蝶的少女,但是她心中对于剪纸的热爱却从未改变过。

       不仅如此,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份对剪纸的喜爱,早已融于她的骨血中,让她为之倾倒一生!

Copyright©山东聚国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鲁ICP备16041144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18)9039-046号 查看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