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匠服务热线 053188900816

金石有声——环岱山房藏金石拓片展(一)

15 人气 1 收藏 发布:2018-05-21

金石有声—环岱山房藏金石拓片展 2017年9月19日—10月20日,金石有声—环岱山房藏金石拓片展在岱庙配天门展出。 千百年间,包罗万象的金石文化滋养了不知多少文化精英,这些钟鼎石碑上拓印下来的拓片,以其保存了原物的内容及风采而受到历代研究者、收藏者的珍视,成为与青铜器、古籍善本并列的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艺术收藏。对于金石拓片的收藏,有文字记载的可上溯至南北朝时期。宋代对金石拓片研究、收藏兴起,发展到明清越发兴盛。在庞大的收藏队伍中,不乏欧阳修,赵明诚、李清照夫妇,以及董其昌、王铎、包世臣、康有为、鲁迅等大家。如今,很多石刻已不复存在,幸存下来的字迹也越发漫漶不清、字数愈加稀少。收藏、保护拓片成为保护金石碑帖文化乃至传承古代历史艺术资料的重要手段。 李德成先生酷爱金石,业余时间和积蓄几乎都用在了此雅好之上,且乐此不疲。在其恩师周韶华先生的指点下,金石鉴赏日进。此次展览共展出环岱山房主人李德成先生多年来珍藏的40余幅名家题跋的金石拓片作品,内容包括汉画像石、汉唐刻石、北魏造像、唐代经幢等,经亚明、周韶华、张志民、曾来德、刘牧、王玉良、曲修诚、鞠稚儒等十余位艺术家挥毫题跋,使古老的金石拓片艺术焕发出新的光芒和神采。 展览期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学院院创作研究部主任岳黔山带领30余名研究生专程来到展览现场观看,并说:“李德成先生多面来收藏的金石拓片是非常有价值的,内容丰富,有人物造型、佛像造像、禽鸟走兽,都是中国传统美术的经典造型,拓片上又有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大师级的名家如亚明、周韶华等题跋,非常有研究价值。这次我还带着近30名学生来看展览,看完后有很多收获。” 这次展览是泰安市博物馆首次展出泰安市当地收藏家的作品,李德成先生从展出的金石拓片中精选出12幅原拓精品捐赠泰安市博物馆,此次捐赠填补了博物馆的馆藏空白,有利于博物馆专家们的专业研究。“有些拓片的时代早,内容也比较丰富,对于研究那个时代的人文生活等内容都有一定价值。今后我们博物馆还将继续加强与泰安民间各界收藏家的联系,向社会推出更多更好的展览,让文物活起来。”泰安市博物馆副馆长赵鹏说。 ​

金石有声—环岱山房藏金石拓片展


       2017年9月19日—10月20日,金石有声—环岱山房藏金石拓片展在岱庙配天门展出。

      千百年间,包罗万象的金石文化滋养了不知多少文化精英,这些钟鼎石碑上拓印下来的拓片,以其保存了原物的内容及风采而受到历代研究者、收藏者的珍视,成为与青铜器、古籍善本并列的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艺术收藏。对于金石拓片的收藏,有文字记载的可上溯至南北朝时期。宋代对金石拓片研究、收藏兴起,发展到明清越发兴盛。在庞大的收藏队伍中,不乏欧阳修,赵明诚、李清照夫妇,以及董其昌、王铎、包世臣、康有为、鲁迅等大家。如今,很多石刻已不复存在,幸存下来的字迹也越发漫漶不清、字数愈加稀少。收藏、保护拓片成为保护金石碑帖文化乃至传承古代历史艺术资料的重要手段。

     李德成先生酷爱金石,业余时间和积蓄几乎都用在了此雅好之上,且乐此不疲。在其恩师周韶华先生的指点下,金石鉴赏日进。此次展览共展出环岱山房主人李德成先生多年来珍藏的40余幅名家题跋的金石拓片作品,内容包括汉画像石、汉唐刻石、北魏造像、唐代经幢等,经亚明、周韶华、张志民、曾来德、刘牧、王玉良、曲修诚、鞠稚儒等十余位艺术家挥毫题跋,使古老的金石拓片艺术焕发出新的光芒和神采。

    展览期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学院院创作研究部主任岳黔山带领30余名研究生专程来到展览现场观看,并说:“李德成先生多面来收藏的金石拓片是非常有价值的,内容丰富,有人物造型、佛像造像、禽鸟走兽,都是中国传统美术的经典造型,拓片上又有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大师级的名家如亚明、周韶华等题跋,非常有研究价值。这次我还带着近30名学生来看展览,看完后有很多收获。”

     这次展览是泰安市博物馆首次展出泰安市当地收藏家的作品,李德成先生从展出的金石拓片中精选出12幅原拓精品捐赠泰安市博物馆,此次捐赠填补了博物馆的馆藏空白,有利于博物馆专家们的专业研究。“有些拓片的时代早,内容也比较丰富,对于研究那个时代的人文生活等内容都有一定价值。今后我们博物馆还将继续加强与泰安民间各界收藏家的联系,向社会推出更多更好的展览,让文物活起来。”泰安市博物馆副馆长赵鹏说。







     

Copyright©山东聚国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鲁ICP备16041144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18)9039-046号 查看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