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9日
今天是我国第13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今年遗产日非遗活动主题为“多彩非遗,美好生活”。口号是“见人见物见生活”“活态传承、活力再现”“非遗让生活更美好”“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可能很多人对“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还不是很清楚,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解说一下。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源自文化遗产日,从2006年起设立,为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中国大陆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标志解读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上方采用简体中文“中国文化遗产”;下方采用汉语拼音“ZHONG GUO WEN HUAYICHAN”,各民族自治地方可使用当地少数民族文字,在对外交往工作中可使用英文“CHINACULTURALHERITAGE”或其他国家文字。中国文化遗产标志采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金饰图案。有专家将其命名为“太阳神鸟”或“四鸟绕日”。
▍历年活动主题
2006年:“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2007年:“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
2008年:“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
2009年:“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
2010年:“文化遗产 在我身边”
2011年:“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
2012年:“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
2013年:“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
2014年:“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2015年:“保护成果全民共享”
2016年:“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2017年:“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
中国记忆也是世界记忆
在漫长的岁月中
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
宝贵的文化财富
其种类之繁多、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
为世界少有
中华民族的这些文化遗产
以独特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
各族人民的思想观念
维系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绵延不断
这是中国在世界上
引以为荣的宝贵财富
更是中国文化之魂
民族精神之根!
匠心好物
-
KS十字绣成品奋斗
¥ 528.00 -
周氏豆画
¥ 5600.00 -
九龙鼻烟壶
¥ 36000.00 -
双玺陶瓷杯系列
¥ 5288.00 -
周氏豆画——五谷粮画
¥ 20000.00 -
同盛永舌尖上的中国章丘铁锅手工锻打无涂层炒菜锅不粘锅圆底轻音
¥ 399.00 -
晓阳春崂山红茶2020新茶青岛蜜香红茶茶叶原产地礼盒装250g
¥ 158.00 -
中华齐笔——红木花牛角毛笔套笔
¥ 5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