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匠服务热线 18906408328

杜桥豆皮

1258 人气 0 收藏 发布:2018-07-03

杜桥村的空气中,时常弥漫着一股清甜的豆香味,因为这个不大的村子里,至今还有30多家恪守着祖传工艺制作豆腐皮的小作坊。传统老手艺的延续让豆皮香得以延续上百年。

当机器与老手艺相遇

传统老手艺的温度

似乎让机器变得更有人情味了

•一村豆皮香飘四野•


在徒骇河岸边,有一个远近闻名有着一百多年手工制作豆腐皮历史的小村,名叫杜桥村。

杜桥村的空气中,时常弥漫着一股清甜的豆香味,因为这个不大的村子里,至今还有30多家恪守着祖传工艺制作豆腐皮的小作坊。传统老手艺的延续让豆皮香得以延续上百年。

然而一百多年前,杜桥村其实并没有做豆腐的村民。之所以现在村中会有这么多村民会制作豆腐发手艺,那还要从一百多年前说起。

•手艺传承的使命召唤•

相传百年前,杜桥村杜家老三杜洪路自小习武,行事仗义。一次他得罪了当地土匪,为免牵连家人,逃难去了天津,在一家豆腐皮作坊做了三年学徒。学成后返乡,开了村里第一家豆皮坊。

就在豆皮坊生意日渐红火之时,杜洪路的大哥被土匪绑票,家中积蓄一扫而空。为了东山再起,杜洪路打破了“技艺不外传”的誓言,开始广收徒弟,并带动村中的村民一起开豆腐坊做豆腐,从此杜桥豆腐皮的名声越来越响,成了远近闻名的“豆皮村”。

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杜桥豆腐皮在杜氏后人的传承下,不断改进创新,让这传承了一百多年的杜桥豆腐皮有了新的定义。

对于杜美收来说,继承爷爷的手艺似乎是一种手艺传承的使命召唤。“我十七岁时还走街串巷卖过豆腐皮,后来就当了兵” ,再后来,当完兵的杜美收回到村中,继承了爷爷杜洪路的手艺,成了一个“做豆腐皮”的。

•当传统手艺与现代科技相遇•

“由于爷爷手艺好,又经过他多年的摸索改进,将豆腐皮的加工工序细化,改用天然纯净的黄河水作原料,这样做出来的豆腐皮口味纯正、风味独特,很快就打出去了名声。”

得益于祖传的豆皮制作技艺和现代化的制作流程、营销手段,杜美收开始把豆腐皮卖出了省,甚至卖到了全国各地。

2008年杜美收正式注册“杜桥”牌豆腐皮。2010年他在清河镇成立了惠民东方豆制品有限公司,对豆腐皮的生产工艺提出了许多改进和建议,引进了高压杀菌、真空包装的等工艺,并将村里制作豆腐皮的同乡请到厂里担任技术工,杜桥村里家庭小作坊式的加工方式开始转变成全封闭、无菌式大厂

“我们企业有60名员工,大部分是我同乡,原来都是在家做豆腐皮的”。

企业的成立带动了村里的就业和村民的增收,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了杜桥豆腐皮这品牌,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公司成为了惠民县重点扶持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机器也有人情味•

杜桥豆制品厂的生产车间里,常年热气弥漫,似乎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环境,豆腐皮生产流水线上,工人师傅们全都有条不紊地忙活着自己手里的活儿。

有正在整理流水线上刚做好的豆腐皮,有的正在切割一摞摞豆腐皮的,刀起刀落间,豆腐皮被裁成大小一样的整片,等待着下一步的处理包装。

雾气弥漫中,周围都是沁人心脾的豆香味,温热且湿濡的感觉,就像晨起手中捧着的一杯热豆浆,豆香和着暖意,从所有毛孔感官深入到四肢骨髓。

一张豆腐皮,要经过20多道繁杂的工序才能制成,包括选豆、去皮、泡豆、磨浆、过滤、煮浆等等,机器只能完成部分操作,剩下的全部都需要工人手工完成。

而在这湿暖的工作环境中,机器似乎也变得温暖起来,也有了人情味。


Copyright©山东聚国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鲁ICP备16041144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18)9039-046号 查看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