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匠服务热线 18906408328

野趣丨我有山盆一只,敬请君来住

1070 人气 0 收藏 发布:2018-07-18

俗话说:玩虫一秋,玩罐一世。蟋蟀罐、蝈蝈葫芦,以及过笼、水槽、探筒等虫具,不仅是玩虫的必备之物,更是不少玩虫爱好者的收藏之物

       宁津,这个面积只有833平方公里的小县城,却是很多人眼中的“圣地”,因为它不仅是“中国民间杂技之乡”,更是赫赫有名的“中华蟋蟀第一县”

       每年立秋到白露期间,宁津的大街小巷里便停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豪车,卖蟋蟀的、买蟋蟀的,来自上海、天津等全国十几个大城市的“虫迷”都会集聚宁津,他们都是奔着这只虫来的

       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

       蟋蟀,听鸣声有野趣,互斗之更有趣。

       俗话说:玩虫一秋,玩罐一世。蟋蟀罐、蝈蝈葫芦,以及过笼、水槽、探筒等虫具,不仅是玩虫的必备之物,更是不少玩虫爱好者的收藏之物

       这些奔着蟋蟀来的“虫迷”们,在买完或者卖完蟋蟀之后,都会直奔刘旺言村。在刘旺言村里,就有一对制蟋蟀罐的夫妇能手。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宁津县刘营伍乡龙潭村、刘旺言村一带,曾出土唐代古墓,墓穴里就出土了蟋蟀罐,可见其制作蟋蟀罐的历史之久。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天津艺人谷德恩到宁津刘营伍乡传授蟋蟀罐制作工艺,西刘村的刘秀芬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得其真传,谷德恩把一响器蟋蟀罐命名为“丫头蟋蟀罐”

       刘秀芬嫁入刘旺言村张建强家后,将其制罐工艺与张家祖传制陶工艺相结合,经10余年的不懈努力,研制成功灰白罐的烧制方法,并逐渐形成丫头蟋蟀罐自己的艺术特色。

▲丫头蟋蟀罐之灰白罐

       其灰白蟋蟀罐选用古鬲津河河床下纯净而细腻的胶土为原料,经手工淘洗、拉坯、晾晒、修整、压光、绘画、雕刻等十余道工艺,最后采用独有的“匣钵高温封窑还原”方法烧制而成。

       抚如童肌、细润柔滑,叩之有金石之声,铿锵悦耳;用则腻而不滑,贮水不涸,历冰不寒,丫头蟋蟀罐让众多玩虫爱好者趋之若鹜,中国戏剧协会副主席孟广绿便是这丫头蟋蟀罐的忠实粉丝。

▲正在制作丫头蟋蟀罐的工人

       非常喜爱宁津蟋蟀的孟广绿,每年都会到宁津住上一段时间。他有一个清代的老蟋蟀罐,可惜有一次罐盖不小心打破了。为了给这个老罐配个盖子,他多方打听,知晓张建强、刘秀芬夫妇制作的“丫头蟋蟀罐”最有名气。

       2012年,他寻到刘旺言村,执意相求。一手制罐绝活的张建强、刘秀芬夫妇果然没有让京剧老艺术家失望。孟广绿拿到可心的蟋蟀盖之后,欣然为丫头蟋蟀罐题写了酣畅淋漓的“虫趣人生”四个大字。

       之后,孟广绿每年都会前来定制五十个“刘氏丫头蟋蟀罐”。从此丫头蟋蟀罐名气更响了,就连山东蟋蟀协会会长柏良,天津虫文化大赛组委会,也年年来下订单。

       纯手工制作的丫头蟋蟀罐经过把玩之后,精光内含,温润如玉,陶然可爱,被圈中人誉为“水晶盆、瓦中玉”,抚之玩之,雅趣盎然。

▲齐白石《豆荚蟋蟀图》

       山虫住山盆,来自于田间、林下、石隙,饮风露、沐日月的蟋蟀,也只有这观若碧玉、抚若童肌的泥罐才能令其安之悦之。

       我有山盆一只,敬请君来住。

Copyright©山东聚国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鲁ICP备16041144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18)9039-046号 查看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