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匠服务热线 053188900816

雅物在手,清风自来

1294 人气 0 收藏 发布:2018-08-02

古来文人自风雅,不仅是因为其言行举止风流有体,还因为其所用之物,皆雅致精细。闲散风流的文人雅士,平日里皆爱邀三五好友,时常聚于林下亭间,席地而坐烹茶饮酒,吟清风明月,共援古刺今。

北窗无俗物

细扇轻摇间

引一室凉夏

古来文人自风雅,不仅是因为其言行举止风流有体,还因为其所用之物,皆雅致精细。

闲散风流的文人雅士,平日里皆爱邀三五好友,时常聚于林下亭间,席地而坐烹茶饮酒,吟清风明月,共援古刺今。

▲古人雅集情景

细扇摇动间,晚风敲竹;

谈笑风生处,肆意畅然。

而这其间,塑造了文人风雅形象的重要物品,便是那怀中雅致之物——团扇。

▲团扇

宋代以前,但凡扇子,大都是指团扇,并且在折扇出现以前,男人也都是使用团扇的

▲画扇面

以轻纱、素绢或绫罗做成的扇面,其上或画或绣,锦绣山河、花鸟虫鱼、诗词歌赋,皆可呈现于扇面之上。

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

这一柄细扇,让文人雅士的风流更加肆意洒脱。

古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一柄团扇制成了各种丰富的造型。

▲芭蕉缂丝团扇

虽然叫做团扇,但古时候的团扇形制却很是丰富,如长方形、椭圆形、多边形、海棠形、芭蕉形等等,总称为纨扇。

最早的时候扇面多是素面,不过在多情又多才的文人士大夫手中,一个小小的扇面,也成了承载他们才情的道具

▲ 佚名(宋) 白头丛竹图页

▲佚名(明) 风雨泊舟图纨扇

▲徐鼎(清) 自锄幽径种新篁团扇 设色绢本

浓淡墨色,在扇面上化作山河海川、苍竹翠柏。文人雅士们有用不完的才情,全部都被肆意挥洒在那一纸扇面上

再到后来,巧手的女子们也不甘示弱,纷纷在上面一展自己的高超绣工。

▲缂丝团扇

于是一柄团扇,其上鱼儿摆尾曳动,蜂蝶穿叶弄花,美人浅笑拈花,松柏苍劲盎然,山河悠远苍茫......

清风徐来,余韵悠长。

再到后来,扇柄的材质也越来越丰富,从常见的方竹到棕竹、湘妃竹、凤眼竹;从一般的红木到黄花梨、紫檀、鸡翅木、楠木、檀香木。

直至金漆、螺钿、掐丝等工艺和象牙、玳瑁之类奇珍之品的出现,让这柄素扇更如流萤般,光彩盈目

▲折扇

而这时,扇子也早已从团扇,发展成了折扇。

尺寸之长,拂襟之轻。

折扇的出现,让团扇自此成为了女性的专利,于是“美人素腕执纨扇,动摇微风笑颜谈。”

手中白团扇,净如秋团月。清风任动生,娇香承意发。

罗扇轻摇半遮面,将东方女子独有的韵味与风情都藏在这雅致的团扇中。

▲缂丝团扇

女子手折团扇,半遮芙蓉面,男子则袖取雅物,开合间倜傥无双。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一把小小的纸面折扇,折角缝隙里藏着的,都是中国文人的才情。

▲折扇细节尽雅致

惯爱风雅的雅士墨客们,还会选用色白偏黄的檀香木做扇骨,质轻且有异香的伽南、沉香木做扇坠。

开合之间,风声飒飒;摇扇取风,熏风阵阵。

一把小扇,将中国文人的风流雅致表现地淋漓尽致。

Copyright©山东聚国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鲁ICP备16041144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18)9039-046号 查看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