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绒绣,又称毛线绣花,是由技艺高超的绣工,将各种颜色的彩色绒线,运用各种针法绣制在特制的钢丝布上,连缀成各种复杂漂亮的图案,制成的可供欣赏和实用的精美艺术品。绒绣的主要工艺流程是:选定画稿---按图片选择布料---设计扩格---按画稿挑选绒线---按图稿绣制---绣、劈线、捻线、合线以满足画稿的色彩图案要求---成品---质量检验---包装发运。
烟台绒绣是中国绒绣的发祥地。主要产品有装饰毯、靠垫、圣诞挂件、挂画、玩具、沙发套等;绣制的高档人像、风景、花卉、鸟兽等更是以卓越独特的艺术效果、生动逼真的艺术形象而闻名于世。自1894年第一片绒绣品在烟台诞生起,烟台绒绣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其中三次重大事件:太平洋战争的全面爆发、南北朝鲜战争的爆发、1962年的国民经济宏观调整,都严重阻滞打击了绒绣的发展,但烟台绒绣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存下来,并不断发展,产品品种不断增加,工艺针法不断创新,作品层次分明,立体感强,将艺术观赏性与实用性高度融于一体。许多精品作为礼品赠送给国外首脑和友好城市的领导人。特别是为毛主席纪念堂北大厅绣制的《祖国大地》(被列入世界之最,科普出版社,《中华之最》第3页)和为人民大会堂绣制的《东海日出》,将绒绣精品完美绚丽的欣赏效果表现的淋漓尽致,受到国内外宾客的高度赞誉。党和国家领导人胡耀邦、叶剑英、谷牧、汪东兴、赵紫阳、陈慕华等,以及知名人士肖华、梅兰芳、侯宝林、华君武等来厂参观指导,对绒绣产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近几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绣做高档绣品的人已越来越少,高级技师大多已经去世或年事已高,加之绣工需要一定的美学基础,会做绒绣品的绣工越来越少,已到了非常缺乏的地步,甚至面临着失传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