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历史瑰宝争奇斗艳,文化艺术竞相映成辉,而说到尊贵,最重莫过于瓷器。 天下名瓷、汝窑为魁。在历史的长河中,作为五大名瓷的汝瓷,犹如点点繁星中的那顶皇冠,熠熠生辉。 汝瓷之贵,在于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秘器仍传古陆浑,
只今陶穴杳无存。
却思历久因兹朴,
岂必争华效彼繁。
足犹钉痕异匏樽。
盂圆切己近君道,
玩物敢忘太保言。
汝窑瓷器,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与官窑、钧窑、哥窑、定窑齐名于世。北宋后期被官府选为宫廷烧御用瓷器。釉滋润,天青色,薄胎,底有细小支钉痕。
盛唐时期,物产丰富的汝州本是商贾集聚之地,文化积淀由来已久,贞观盛世使汝州经济得到了空前的繁荣。汝州陶器的发展促进了陶瓷业的兴盛。
在七色光谱上,淡天青色既有蓝色之冷,又兼具绿色之暖,是一种冷暖适中,优雅和谐的色调。“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这种色调体现了宋人所追求色彩中的理想境界。
宋代艺术崇尚的创作原则是“合于天造,厌于人意”,“天工与清新”的美学追求反映在士大夫宫廷所用瓷器上,就特别讲究细洁净润、色调单纯、造型古朴、柔丽雅静。
而汝窑瓷器的神韵正好迎合了“艺术家”皇帝赵佶的审美情趣。汝瓷的浑然天趣,朴拙大方以及那满含古典诗意的美倾倒了一代风流皇帝赵佶,他以“定瓷有芒不堪用”为借口,弃定用汝”。
汝官瓷,作为宋代宫廷用品,自公元1086年到公元1106年,仅短短20年间昙花一现,便消隐于战乱的尘烟。因为是御用品,不得流传民间;又因其以玛瑙为釉,在光线下七彩纷呈,灿若星辰,被认为阳刚之气太盛,帝王公卿也不敢用它陪葬,更使之成为稀世之珍。
“清雅浑厚夺造化,珠光宝气移人魄”汝瓷的美首先表现在工艺形式上感:和谐、单纯、平淡。她和谐的美在形式上的特征表现为:端庄的形体,流畅的曲线,宁静的釉色,优美的韵律。而她的单纯和平淡,绝不是“淡乎寡味”。
在釉色上汝瓷最讲究细洁和净润,又更追求奇妙丰富的肌理层次和“精光内蕴”的质地效果。在造型和装饰上,汝瓷既注重于矛盾中的统一,又善于从统一中寻求变化,在充满生命的动感中求得和谐的表达。
一件汝窑器虽是静止的,但看上去她是在不停运动的,她所蕴含的意味之美才是真正的古代艺术之美。汝瓷的平淡、素洁绝非只是一种物性,同时渗透了淡泊、虚静的“人性”,而她典雅方正,亦象征了儒家文静雅洁、温柔敦厚的君子之风。
汝瓷本出“寒门”,有幸被皇帝看中,能登入宫廷的大雅之堂,赢得社会的广泛推崇,那的确是因为她浓缩了中国古代理性文化的最高趣味:平和、含蓄和雅致。
品读汝瓷,物化心灵,求其悠远,走向禅境。汝瓷通灵,汝瓷为美而生。汝瓷是有魂灵的。经千锤百炼的陶冶,而后注入了人类的灵魂;经圣火熊熊的洗礼,达到大彻大悟的坦然。
正是由于汝瓷经过了圣火的炼狱,并的到了灵魂的回归和升华,所以才达到了宠辱不惊境界,从而最终实现了一抹天青自然的亮点,每观汝瓷,追求物之理念;佛之辉煌;道之宁静;禅之淡然;天地之谐;万物之序……